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9-11 13:58:26
不管你说它是否史上最严,不管你说它是否违反牛顿定律,它还是带着无比威严扑面而来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并不是要通过种种渠道去诋毁它,要求废除它,而是应该去适应它、接受它。我们多少年以来形成的粗野驾驶习惯不少,如果因为一款新规,一年能够挽救更多人的性命,哪怕它违反了地心引力,我们都有把它继续下去的必要,还有什么能够重要得过性命呢?
不光在黄灯前,我们喜欢抢,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为了一时之快抢道、并线,这些不文明的习惯更加加剧了目前道路的拥堵情况。这次我们就首先从黄灯开始,给大家介绍一些老师傅对于在新交规下安全通过红绿灯路口的小技巧,无论如何,安全第一。
现在黄灯开始禁止通行,会让很多车主都不习惯,关键原因还是大家都喜欢在路口加速通过,所以如果首先从心理上养成路口减速的习惯,这个规定执行起来并不难。
现在很多司机开车以五六十公里速度通过路口跟车距离不到十米追尾或越线是必然的,不追不闯就奇怪了;尤其是晚上车少的时候,时速过百的都很多很多,这么快的车速即使是舒马赫开着自己的战车也没办法很好地控制下来。
当行驶通过路口跟车距离15米以上,黄灯亮起时前车加上15米就有20米距离了,已过线的继续通行,没过线的潇洒停车,车、人各行其道,这就是理想的交通秩序。这种情况下,黄灯一定不是一种危险,而是最有力的安全保障。
在红绿灯路口,除去速度控制之外,时间差的把握也较为重要。熟练车主从看到前方路况到做出一定的反应的时间大约在1.5秒,而在这个时段内,以60码的速度来算,车身已经经过了14米多,然后刹车会全力介入,然后再经过14米才能完全刹停。
以60码的速度通过路口,最熟练的车主也需要28米左右的刹车距离才能使车静止。换算成时间,车主反应时间为1.5秒,刹车滑行为1.7秒左右,也就需要提前3秒就要全力注意前方路况,考虑到国内跟车距离普遍较小等因素,车主以60码速度过红绿灯,需要预留出3秒以上的时间来操作刹车。
这里我们应该引入一点让大家头疼的物理公式。学过高中物理的人应该还记得这样一个公式:S=vt+1/2at2,v代表初速度,a代表减速度,t为减速所用的时间。
假设一辆时速为60Km/h的汽车在匀速行驶,这时突然看见绿灯变黄灯,我们应该多少制动距离才能确保不被扣掉6分呢?
V=60Km/h÷3.616.67m/s减速至0m/s,假设减速度为1个G(G代表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m/s。在我们的详细测试中,市场上普通家用车型基本上都可以达到
1个G的减速度,所以我们假设1个G为平均减速度来计算。当人眼看到黄灯亮起,到全力踩下制动踏板,到制动系统全力工作时,大概需要1.5秒的时间,代用公式:
S=16.67×1.5-1/2×9.8×1.52=13.98米。一位驾驶熟练的司机在车况良好的情况下,以60Km/h的时速行驶时,其系统反应时间所走过的距离就要大概14米远,这时候车辆才刚刚开始全力制动。
从60Km/h减速到0Km/h又要多少纯粹制动时间呢?由公式t=(v1-v0)/a我们也可以知道,t=(16.67-0)/9.8=1.7秒,代入S=vt-1/2at2可计算出纯粹的制动距离为14.187米。所以,从人眼看到黄灯亮起到完全制动停止,总位移约为13.98+14.187=28.158米。在60Km/h的时速下,在干燥路面上,在车况良好的情况下,要想完全停下至少需要28米的制动距离!而实际驾驶中,我们肯定需要30米以上的最小刹车距离。若是在黄灯亮起前能有绿灯闪烁提示,会使驾驶员更好地判断黄灯点亮时机,从而更有效地避免“闯黄灯”。
我们都学过F=ma公式的含义:在宏观世界中,F代表力,以汽车为例可看成牵引力或制动力;m代表质量,不论是在地球还是在月球上,同一个物体的质量是不会变的;a代表着加速度,以直线运动为例,a就是在这条直线方向上的加速度,正值代表着做加速运动,而负值代表着做减速运动。当然,F=ma仅在宏观世界中且不接近光速运动时有效,在量子力学与高速运动时无效,不过汽车也不会变成粒子那么小更不会以光速行驶。
F=ma这条定律告诉我们,任何有质量的物体,要想改变运动状态都必须受到力的作用。假设在F(刹车时则为阻力的合力)不变的情况下,质量越大的物体,其减速度越小,在黄灯亮起时越容易越线。所以SUV沉重的车身相比轿车需要更大的制动力才能确保不闯黄灯,对那些大货车,遇到紧急状况时绝大多数都是很难及时停下来的。再举个更夸张的例子,火车由于质量太大,钢轮与钢轨之间的制动力远远不足立刻刹停所需,必须要行驶很长一段距离才能停止。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