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全国客服热线:

13813676517

行业新闻

切入华为链兆威机电一鸣惊人!

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5-03-01 15:49:14

  2月12日,宇树科技的机器人Unitree H1和G1在京东上架开售,单价分别为65万和9.9万元,打响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第一枪。

  而特斯拉此前预告,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2025年将进入自家工厂打工,2026年才对外销售。

  这不仅说明宇树科技的进度领先了特斯拉一个身位不止,也意味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突飞猛进。

  宇树科技就因存货不足而下架这两款产品;马斯克也曾表示特斯拉已经尝试了所有现成的电机、执行器等技术,都无法直接应用于机器人,将定制适配零部件。

  一方面,人形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灵巧手,是机器人能进行各种精密操作的前提。

  另一方面,灵巧手也是人形机器人最具价值量的部分。例如,在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的价值量构成中,灵巧手占比最高,达到32%。

  而灵巧手中,空心杯电机又是核心。特斯拉等机器人厂商的灵巧手基本都采用电机驱动方案。

  机器人灵巧手需要用微型电机。而毫无疑问,电机尺寸越小,生产难度越高。微型电机市场基本上被瑞士Maxon、Portescap等海外龙头占据。

  兆威机电是国内少数能生产直径10mm以下电机的厂商,目前直径达到6-12mm,小于鸣志电器的10-30mm。

  不过,海外龙头的电机直径已经缩小到3-4mm。兆威已经在进行4mm电机的研发,有望打破垄断。

  更重要的是,兆威机电基于电机和和减速器等核心部件自主生产能力,成功推出了灵巧手产品,而且自由度达到17个。

  2021年-2024年前三季度,即便鸣志电器的研发费用率从6.86%持续上升到9.86%,也还是始终低于兆威机电稳定在10%左右的研发费用率。

  近年来,兆威机电的业绩从始至终保持增长趋势,2021-2023年公司营收从11.4亿元增长到12.06亿元,净利润从1.48亿元增长到1.8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上涨的趋势不变,实现盈利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29.99%;实现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24.22%。

  反观鸣志电器,自2022年开始业绩就开始持续下滑,直到2024年前三季度仍然营收和净利润双降,并且净利润降幅超过40%。

  作为同行,兆威机电能维持业绩增长的秘诀在于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这条成长赛道。

  公司的产品可用于汽车中控屏、热管理、尾翼等执行器中,并与比亚迪、长城、蔚来、小鹏、理想等众多新能源车企建立合作关系。

  而鸣志电器的电机虽然也能用于汽车制造,但主要使用在多集中在医疗器械、移动机器人等方面。

  正是由于电机种类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兆威机电和鸣志电器它们俩的盈利水平有着天然的差距。

  2019年-2023年,鸣志电器的毛利率始终大于37%,而兆威机电毛利率多年不足30%。

  不过,兆威机电释放出了积极信号。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度上升到31.55%,其实是得益于高毛利的汽车电子科技类产品营收占比上升。

  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已经处于销量爆发前夜。未来,随机器人出货量攀升,灵巧手空心杯电机市场规模将水涨船高。

  据预测,2025年-2030年,全球灵巧手电机模组市场空间有望从0.66亿元扩大到660亿元,年复合增速接近300%。

  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几乎成为共识。为此,比亚迪、特斯拉等车企,以及华为、英伟达等科技巨头均纷纷抢滩。

  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00万辆左右。但即便如此,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不足50%,也就是说仍然有很大的渗透空间。

  这将促使汽车电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从而为兆威的电机等微型传动系统创造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据估计,2024年-2027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用微型传动系统市场规模将从270亿元上升到430亿元,年复合增速接近60%。

  兆威机电在微型电机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又绑定比亚迪、华为、理想等新能源汽车客户,订单量有望释放。

  AI大模型的持续升级促使VR(虚拟现实)头显、AR(增强现实)头显以及AI眼镜等智能穿戴设备加速落地。

  兆威机电的微型传动系统适用于VR头显等的瞳距调节,可精确到1秒走 0.05mm行程,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可协助缓解VR/AR沉浸眩晕的感觉。

  预计2025年-2030年,全球VR出货量将迅速增加,市场规模也将从320亿美元增长到19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0%。

  即便当下人形机器人行业如火如荼,但其中的零部件生产商们却未必都能从中获利,只有真正有优势的公司才不会被淘汰。

  兆威机电的推出机器人灵巧手产品震惊行业,微型电机技术也逼近海外龙头,并且还切入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可穿戴设备这两条成长赛道,业绩弹性正在释放。

  关注飞鲸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领取最有价值的《成长20:2025年最具有成长潜力的20家公司》投资报告!